新华社成都6月7日电(记者王迪)7日下午,当考生们走出高考的考场时,他们或许不会想到,他们的“竞争者”还包含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22分钟内,在没有网络和题库支持下,它完结了一张北京文科数学考卷,得分105分,而满分是150分。
在相同关闭的环境下,我国考生需要用两小时完结相同的试卷。而对这台名为Al-Maths的机器人来说,回答一道标题的时刻最快不到一秒。
机器人的研制者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科技部的863“超脑方案”,该方案的方针是“高考机器人”能在2020年考上北大、清华。
“机器人此前一共做了不到500套试卷,大约12000道数学题。而一个我国学生,依照每天10道数学题预算,到高考前现已做了大约30000道数学题。”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CEO林辉说。
这场考试,有几道题机器人答了零分。开发者以为,原因首要在于这些标题包含了自然语言,比方“学生”“教师”,这是机器人难于了解的概念。
事实上,人工智能最不拿手的便是语文考试。林辉坦承,语文涉及到艺术、美感、心情,而这些是无法用1和0体现的。这也是上一年一个日本人工智能团队决议抛弃相似高考机器人方案的原因。
上一篇:
中国机器人运动等级考试黑龙江站开考
下一篇:
2024淘宝年度十大产品出炉